1月12日,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主办,北京市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古籍研究所承办的“《百年中国古籍整理与古文献学科发展研究》出版暨学术研讨会”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举行。
《百年中国古籍整理与古文献学科发展研究》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优秀结项成果、“十二五”国家重点出版物、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,于2024年1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。全书5卷7册,以学术史的形式,首次全面系统梳理百年间(1911—2011)我国古籍整理与古文献学科发展历程,阐述其运作机制和整理研究方式,总结古籍整理和古文献学研究的巨大成就和经验教训,为进一步构建古文献学的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康震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、社长赵剑英,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、古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、所长杨艳秋,中国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张志清,教育部全国高校古委会副秘书长、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员顾永新,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、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赵生群等出席会议并致辞。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刘家和先生、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瞿林东先生视频致辞。主持人宣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祖武先生的贺信。中宣部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。项目首席专家、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周少川进行项目成果介绍。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刘林海主持。
会上,专家高度肯定了《百年中国古籍整理与古文献学科发展研究》对赓续中华文脉,推进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推动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“三大体系”等方面的重要意义。
在主旨发言和学术研讨环节,与会学者围绕《百年中国古籍整理与古文献学科发展研究》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、古文献学学科建设以及古籍保护、古籍信息化、少数民族古籍研究等文献学问题进行深入交流。
(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陈雪)